南通沪通长江大桥最新的工程进展

2019-12-23
阅读 8

  沪通长江大桥斜拉索调缆21日在密集的江雨中拉开帷幕。调缆是沪通大桥全桥施工之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阶段,也是中国缆索结构桥梁技术进步最为显著的阶段。中铁大桥院、中铁大桥局、中铁郑州索缆公司密切合作,对全桥432根斜拉索的拉力进行精确调整,最终使主桥的线型达到设计要求。

  索缆是沪通长江大桥的主要受力结构。主桥432根斜拉索,总重17747吨,这些斜拉索以2000兆帕高强度锌铝镀层钢丝为母材,系世界上首次采用,具有强大的拉力与更加优异的抗扭性能,一根小拇指粗的母材即可吊起一头大象。

  2018年8月17日,沪通长江大桥挂设第一根斜拉索;2019年11月20日,最后两根斜拉索挂设到位 。

  在沪通长江大桥设计与建设阶段,享有我国“桥梁中科院”美誉的中铁大桥院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技术首先明明减少了调缆次数,一根斜拉索只需要进行两次拉力调整,挂缆时一次,调缆时一次。计算调缆参数的时间也大幅度缩短。沪通大桥432根斜拉索以6根一组同步进行调缆,全桥调缆时间大约只需要20天。

  沪通长江大桥的斜拉索分为梁端与塔端,由于梁端作业空间有限,此次调缆在塔端进行。主塔固定斜拉索的区域为钢锚梁区。调缆先调最外侧的斜拉索,因此调缆作业从钢锚梁的最高处启动,这里的高度大约是325米。中铁郑州缆索公司准备了7台千斤顶(6用1备)。20名工人在塔内利用千斤顶对斜拉索的外露量进行调整, 每对6根索同步进行。此次调缆施工精度要求极高。最小的调整量只有毫米级,这意味着塔端施工人员要把每根平均重达40多吨的斜拉索精准地挪动一根筷子的直径距离,难度可想而知。

  在调缆进行的同时,沪通长江大桥的公路层正在进行路灯、护栏等附属设施的安装。铁路层临时轨道铺设已结束,即将安装列车控制系统。大桥计划明年3月20日达静态验收条件。

  好消息!南通地铁即将开通!如需了解南通地铁相关信息,可以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