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要不要带宝宝去打疫苗?

2020-03-01
阅读 22

  我市预防接种门诊陆续恢复接种工作了,很多爸爸妈妈前来咨询,现在这个特殊时期还能不能带宝宝去打疫苗?如果推迟接种时间,是否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呢?如果选择去社区医院接种,需要注意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给大家解答解答。

  

  1、这个特殊时期还要不要带宝宝去打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新冠肺炎流行期,前往预防接种门诊因为人群聚集理论上有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但延迟接种疫苗也有增加感染疫苗可控疾病的风险。因此应该充分权衡利弊、理性评估获益与风险。尽管多数短期延迟接种可能不会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明显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接种疫苗可以无限期推后,而是应该在接种条件恢复后按照接种门诊的通知与预约时间前往门诊及时补种,一方面提高个体儿童在当前月龄下的疾病抵抗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疫苗的群体接种覆盖率,有助于减少全人群疫苗可控疾病的发病风险。

  2、延迟疫苗接种会影响疫苗的最终效果吗?

  延迟疫苗接种不会影响疫苗的最终效果。

  

  现行的疫苗接种程序是经过多个因素综合评估后,可以让宝宝在最适当的年龄获得来自疫苗的最佳保护的时间。但是接种程序中所规定的推荐接种年龄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局限在某一天。这是因为大部分疫苗并非一定要在某一天内完成接种,而是在某个时间范围内接种都可以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

  大家应该知道,疫苗接种是在给儿童健康加保险。只要在感染疾病之前的任何时间接种疫苗都可以。但是要注意的是,延迟疫苗接种可能会使疫苗保护的时间相应地延迟,从而增加宝宝感染相应疾病的风险。因此,在所在辖区疫情响应期结束后应该尽快补上延迟接种的疫苗。

  推迟接种期间,请各位爸爸妈妈们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并主动做好宝宝的健康监测。勤洗手常通风,主动测量体温,尽量避免携带宝宝前往公共场所。如发现家人有不适症状,尽量不要与宝宝接触。

  3、延迟接种的疫苗最迟可以在什么时间接种?

  尽管短时间内延迟疫苗接种没有什么风险,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我们仍然建议按照推荐接种程序的要求尽早接种疫苗。尤其是对于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越早接种可以越早产生保护。此外,用于暴露后免疫的疫苗,如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也应该及时接种。

  为了更直观点,小编在下面给各位爸爸妈妈们列出的免疫规划疫苗推迟接种儿童补种说明。

  1、乙肝疫苗

  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即可。

  2、卡介苗

  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暂缓接种,待体重达到2500g 后接种。

  未接种卡介苗(BCG)的<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周岁儿童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阴性者,应予补种。≥4周岁儿童不予补种。已接种BCG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3、脊灰疫苗

  1.对于脊灰疫苗迟种、漏种儿童,补种相应剂次即可,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4周岁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周岁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补种时两剂次脊灰疫苗之间间隔≥28天。

  2.无论在补充免疫、查漏补种或者常规免疫中发现脊灰疫苗为0剂次的目标儿童,前2 剂次接种脊灰灭活疫苗(IPV)。

  3.对于仅有口服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接种史(无IPV或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接种史)的儿童,补种2剂次IPV。

  4.既往已有tOPV 免疫史(无论剂次数)而无IPV免疫史的迟种、漏种儿童,用现行免疫规划用bOPV补种即可,不再补种IPV。

  4、百白破疫苗

  1.3月龄-5周岁未完成百白破疫苗(DTaP)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前3 剂次每剂次间隔≥28天,第4剂次与第3剂次间隔≥6个月。

  2.≥6周岁接种DTaP和白破疫苗(DT)累计<3剂次的儿童,用DT补齐3剂次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