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咸新区2019年至2025年产业发展规划

2019-06-26
阅读 74

  《西咸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

  《关于印发<西咸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及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

  

  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是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此次发布的《西咸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清晰地规划了未来几年里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到2025年这里将基本建成中国新经济之都核心功能片区和引领示范区,赶紧来看规划主要内容

  Part1:定 目 标

  到2025年区域人口达220万

  此次规划的内容包括六大方面,分别是:规划背景(现状及机遇)、总体要求、推动“6+1”主导产业跨越发展(包含: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临空经济、科技研发、文化旅游、总部经济、都市农业)、加快四大特色经济融合发展(自贸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头部经济)、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制度创新、主体培育、平台搭建、产业升级、载体建设、环境营造)和保障措施。

  对具体的发展目标进行了量化:

  1、六大千亿级产业到2020年突破2200亿元,2025年达6000亿元;

  2、区域人口总数到2020年达到120万人,到2025年达到220万人;

  3、高端人才引进数量到2020年达到5万人,到2025年达到10万人;

  4、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创新团队数量到2020年达到300个,到2025年突破800个;

  5、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企业数量到2020年达到50家,到2025年达到150家;

  6、引进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数量到2020年达到20个,到2025年达到50个;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数量到2020年达到60个,到2025年达到200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到2020年达到20家,到2025年达到100家;引进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到2020年达到100个,到2025年达到300个。

  Part2:说 定 位

  一节点二示范三高地

  整体以“两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的两步走战略来发展。

  战略定位: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主线,以建设大西安新中心为目标,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和新区发展总体要求,总体形成“一节点二示范三高地”的功能定位。

  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依托丝路科创谷、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部科学城等创新载体,积极吸引全球顶尖实验室、研究院所、高校、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打造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

  国家高质量发展产业示范区: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统领,以高端、高质、高新为特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塑造高质量发展的“西咸模式”。

  “三个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将西咸新区建成国际化航空物流枢纽、陕西对外开放的门户,促进国际化要素流动,打造新区产业发展新引擎,建成“三个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撑全球硬科技之都、中国新经济之都建设,构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旅游产业高地:依托西咸新区周、秦、汉历史遗存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为核心,通过重大项目带动,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内陆地区产业开放合作高地:以陕西自贸区中心片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平台,以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主要方向,打造内陆地区产业开放合作高地。

  

  Part3:看 布 局

  五新城定位各异又紧紧相连

  依托新区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现状,统筹推进沣东、沣西、 空港、秦汉、泾河五个新城和园办既有规划与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总体上形成“一轴、 五新城、一园”的“151”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一轴:即大西安新轴线,纵贯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东新城中心区域,串接临空经济区、自贸区、能源金贸区、科技 统筹区、文化生态区等重要功能区,以聚集企业总部为目标,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打造西咸新区产业发展主轴。

  五新城:以空港、沣东、秦汉、沣西、泾河五个新城为载体,形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