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区建成区如何消除黑臭水体

2019-12-13
阅读 7

  南通市区建成区包括通州区、崇川区、港闸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225.84平方公里。建成区内有河道403条,经排查,共发现黑臭水体(水系)33条,其中29条属于轻度黑臭、4条属于重度黑臭。

  濠河风景区以及中心城区(北至通吕运河、东及南至海港引河、西至长江,约45平方公里)是南通城市的精华,也是市区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其作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先行区域,按照区域治水、流域治水、全域活水的思路,探索推进截污、清淤、畅通、活水以及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综合整治措施,并将成功经验加以复制推广。

  一、扎实推进控源截污

  今年以来,共排查市政污水管网292.8公里、小区等污水管网167.9公里,新建市政污水管网113.9公里,改造市政污水管网9.39公里,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数量349个。集中开展“六小行业”截污整治和沿河环境专项整治,共发现问题排污点3839个,整治完成率已达80%以上。对濠河周边45平方公里范围171.97公里城市主次干道雨水管网进行管网清淤、检测、冲洗、修复,对106.91公里主次干道污水管网实行低水位运行,基本实现了“晴天污水零入河,雨天溢流污染得到高效控制”的治理目标。

  二、加快实现水系连通

  系统实施全面活水、持续活水、按需活水、两利活水、高效活水、连片活水“六项工程”,结合自然地理和水文气象特点,因势利导,推动实现江河联动、内外循环,濠河由定期换水变为每天循环流动、自然活水。因地制宜地解决水系连通问题,在文峰片区一些“断头浜”,运用拓扑导流墙、箱涵连通等新技术,激活死水区,恢复了河道的自然流动属性。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要求,对市区55座涵闸、泵站泵闸实行自动化提升改造,建立数据资源汇集管理中心、一体化协同调度平台,实现水系盘活、清水流通。

  三、是着力加强生态修复

  今年以来,共拆除河道两侧违法建设192处,整改乱倒污水、污水直排65处,清理河道河坡乱堆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90处,清理乱堆放、乱种植321处。采用“生态水利工程+湿地公园”方式,通过恢复水域植被、建设生态河岸和湿地等举措,让河流水体重现自然风貌。中心城区36条“三面光”河堤重新恢复成充满野趣、蜿蜒蛇行的自然河流,五山及新城片区经湿地化、海绵化、森林化改造后,森林、绿地及水面面积达1025公顷,占该区域面积的48.8%。

  如需了解南通更多其它信息,可以

标签:    水污染    建成区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