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有什么好玩的

2020-04-10
阅读 48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扬州是一个梦,是一个被唐诗宋词浸润得曼妙无比的梦,被许多传说逸闻渲染得如醉如痴的梦。这梦是一幅烟柳长堤,碧波曲桥,水榭塔影,在画舫行走中展开的卷轴;是一个红袖拂柳,纤巧柔媚,风姿绰约,在涵月清波中吹着洞箫的女子;是一阕清丽婉转,柔肠千回,闲愁凝眉,在软风中款款漫吟的婉约词。

  烟花三月下扬州。去扬州当然最好是柔风拂面的春天了,我却是在流火的七月去的。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了钱的时候没时间。对于整天为工作和家事忙碌的人来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实在不多。于是为了圆心中的那个无数次向往的梦,也就不再计较什么最佳时间。然而扬州毕竟是扬州,这个堆积在繁华富庶之上,生长在文人骚客笔下,依傍着淮水运河肩膀的城市,如火的七月依然有她独特的韵味。

  

  一座城市犹如一个人,个性是最重要的,没有个性的城市,是呆板的,让人提不起精神的。扬州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有序中带着一点散漫,整洁中伴着几分慵懒的城市,亲切而随意,来到这里不会有太大的陌生感,你很容易会觉得这里适宜于生活和消闲。扬州就像一个人,一个爱干净的人,但绝不是一个有洁癖的人,让你无法接近,她的环境清洁,却不是一尘不染,这“尘”不是灰土,不是纸屑,也不是烟蒂,很可能是不经意间从树上落下的叶子,随意却不污秽,你尽可以放心地落脚;她是一个衣着讲究的人,但不是一个打扮张扬的人,让人看着刺眼,不舒服,她的现代建筑一座接一座,但高度都有限定,你的视野很辽阔,丝毫感觉不到压抑;她是一个充满生气的人,但绝不是盲目的人,自信而从容,大街上的人不是很多,大家都在忙碌着,却不像有些城市那样有种奔命的感觉,让人感到心堵。我把这种感觉说给一位当地朋友,他说我的感觉对极了,扬州人习惯于那种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闲适生活,即早上吃早茶,一大早起来,泡一壶清茶,一边慢慢地啜饮,一边不紧不徐地嚼着包子、面条或者煮干丝,肚皮包着水;忙碌了一天,晚上到浴池洗个澡,把皮肉投进水里,缓缓浸,悠悠泡,浸泡得差不多了,修修脚,搓搓背,按摩按摩,还可以品茗、聊天、理发、刮胡子,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身体,全都放松,其乐无穷,这就是水包皮。也许正是由于此,扬州的修脚和搓背天下闻名。这种祖祖辈辈沿袭下来,既不需多少花费,又闲散惬意的生活方式,对扬州人影响很大,似乎已经成为其性格和文化的一部分。我想,古人发出“人生只合扬州死”的慨叹,恐怕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美丽的风景,更多的则是对这种独特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韵律的向往和留恋。

  

  “天下西湖三十六,独一无二瘦西湖。”到扬州瘦西湖是无论如何要看的。游湖最好是乘船,无奈时间紧迫,只好弃舟步行。过大虹桥,入南大门,穿长堤春柳,进徐园,眺四桥烟雨,临小金山,登钓鱼台,望白塔,观五亭桥,越望春楼,至二十四桥。出了瘦西湖,又到大明寺、平山堂,一趟下来,走得脚疼。湖是到处都有的,尤其是在江南。瘦西湖具有一般湖的特征,水所能提供给景观的那种滋润柔和,在这里都能看到,但是又别具一格,这特别在于瘦西湖其实是一条河。据说是为了把蜀冈的水排到运河而开凿的。这一凿不打紧,本来就处在长江、淮河和运河交汇处,聚八方物华的扬州城,从此依着这湾碧水灵气卓然。是湖就有比较宽阔的水面,就有水的柔情,是河自然就有了曲曲弯弯,就有了长湖如绳的婉转。偏偏处南北交汇之地、融会南北文化的扬州人,兼收南北园林之长,同时把许多历史遗迹、传说故事、诗词歌赋与景点结合起来,造就出既有北方的豁达大气,又有南方的秀丽纤细,既有美丽风光,又有文化艺术的瘦西湖。湖面时宽时窄蜿蜒曲折,园林建筑古朴多姿,一个个景点串缀在湖绳上,就像一条丝带穿着珍珠。于是瘦西湖便有了无限情趣,一步一景,一景一趣,一趣一味,景色不断变换,引人入胜;成了一首好诗,含蓄中见真味,委婉中现真情,起伏中见真美;成了一个典型的秀外慧中、表里相映、神气相通的中国女子,娴静的外表下潜藏斑斓多彩,娇羞的神态中蕴含万种风情,温柔的性情中显露纯真高洁。顺着长长的湖水下去,乘舟也好,步行也罢,无处不感受到瘦西湖俏丽绰约、别具一格的美好气质。

  

  瘦西湖最浪漫的风景无疑是烟柳桃花。春日沿长堤漫步,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看不尽的春花烂漫,观不完的柔柳情韵。我去的时候,时序已过,没看到桃花,却正值第十八届全国荷花展在这里举行,见到了众多珍稀的荷花。顺长堤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