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御窑景巷
门票
¥ 110.00
景德镇市珠山区中山北路御窑景巷

景区简介

御窑景巷是景德镇老城保护与利用项目,地处景德镇昌江沿岸老城区北部,毗邻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南起中渡口,北至瓷都大桥,全长1.1公里,占地约3.1公顷,现为国家3A级景区。

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宋代以后形成的23条里弄,以及码头、商铺、民居、戏台、会馆、教堂等大量历史建(构)筑物等物质文化遗产,并活态传承着制瓷工艺、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景德镇老城区漫长历史时期陶瓷生产、商业贸易、市井生活、社会治理、文化交融等遗迹形态,是景德镇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学艺术价值。游览其中,犹如穿行于时空隧道里,可以体验到古老街区的历史风貌,感受这旖旎多姿的古镇风情和心醉神迷的昌江美景,尽情享受这慢生活时尚老城。

景德镇老城博物馆:集中反映景德镇老城历史、社会文化的主题博物馆。馆内展示与互动、参观与体验为一体,涵盖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功能。展馆以陶阳十三里、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御窑景巷老街区的愿景为脉络,串联起千年古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人们更为清晰地了解千年瓷都的制瓷历史和辉煌,更为清晰的了解瓷都历史背后的城市精神、瓷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器行九域的合作动力,乃至种种趣味的使市井风情,是见证景德镇老城历史文化的窗口之一。

五王庙古戏台:明末清初,龙船弄有一座颇具影响的庙,供奉着专管镇上烧瓷之事的华光天王,因其全名是“五显灵观大帝华光大王”,又称“五王”,所以供奉他的庙就叫“五王庙”。镇上的人为求烧瓷成功,都要到五王庙华光神像前焚香尚工祈祷。而在景德镇陶瓷的鼎盛时期,要攻打多来自外地,且单身汉居多,为丰富窑工工作之余的文艺生活,于是众多窑户老板出资在龙船弄建造一座古戏台,以供窑工们看戏听曲。五王庙古戏台旧址已废弃,移址新建于此。

水龙会展陈馆:水龙会是古代的消防组织,多设于寺庙、祠堂或空旷处,由自愿参与的男丁充任。水龙会展陈馆是御窑景巷传统文化展示的特色载体,该馆兼具两大功能,一是讲述老城水龙会至现代消防的演变,传播消防文化;二是服务老城微型消防站,承担着消防安全巡查及出现火情紧急扑救的使命。

徽州会馆:建于明清,面朝三闾庙码头,传说此处风水特好。临街是由余姓商人经营树木、木材的店铺,生意火爆,财源广进。后面有住宅、庭院、阳台。余氏家族在此居住后,不但生意越做越大, 而且文曲星也特别眷顾,他的后代有一人考上榜眼。民国时期,扩建为徽州会馆,成为徽州商人集会议事所在地。

大顺布号:“大顺布号”的前身为“元成永”,坐落在中上北路,老门牌为977号。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元成永”已为主营批发绸布的大型二十一家之一。40年代以后改为“大顺”布号,主要经营各种绸缎、呢绒和各色机制棉布,据悉,在店主多年良好的经营下,布店终年生意兴隆。解放后,“大顺布号”先经“重估财产”以及“公私合营”后并入华昌总店,最后并入百货大楼。

现保存较好的特色里弄民居玉字巷二号便是“大顺布号”老板所住,其后人仍然居住于此。

御窑景巷艺术馆:该馆集展示宣传、保护传承、研究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艺术馆。在这里,为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研究、交流的平台,广泛开展艺术交流活动,从而积极促进景德镇文化艺术与国际艺术交流、展示、和研究。

天主教堂:圣安多尼教堂是景德镇市现仅存的一座天主教教堂,此堂于清代戊戌变法后,法籍传教士田烈诺神父在景德镇传教时所建。目前的景德镇天主教圣安多尼堂内的建筑分两部分:即建成于1906年的圣安多尼教堂和建成于1903年的神官厅。

民俗展览馆: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筑物,正厅堂的陈设延续了古黟县居民中独有特色的陈设格局和格调。正厅中堂挂的是一幅保存完好的古代山水画卷,两边挂着一副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横匾为“承德堂”,中堂画之下设有条案,条案的正中摆着自鸣座钟,两边分别放置花瓶,紧靠右边花瓶的还有一面精致木雕底座的镜子,取终身平静之意。到如今,大顺布号的后人仍居于此处。

老码头沿江步道:位于景德镇母亲河昌江沿岸,昌江河,也叫昌江,由北向南贯穿景德镇市全境,是流经安徽、江西两省的一条河流。昌江岸边大大小小的老码头以找寻不到它的痕迹,却由这亲水平台串联在一起,让你感受它昔日的繁忙场景。

展开

开放时间

全年 09:00-21:00;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攻略

乘坐1路到南门头站下,步行1.2公里可达

建议游玩时间

1-2天

御窑景巷附近热卖酒店

御窑景巷附近景点

御窑景巷附近美食

御窑景巷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