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为什么好喝?【地理环境+酿造工艺】

2019-12-04
阅读 233

  一、贵州茅台酒的地理优势

  1.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

  茅台酒产地――茅台镇位于东经105°、北纬27°,地域海拔高度420-550米,依山傍水,风景秀丽。2001年贵州茅台酒被认定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茅台镇四面环山,一水肿瘤,地处河谷地带,冬季暖和,夏季炎热,年平均湿度大、气流相对波动性小,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生长的小环境。

  2.独特的自然气候

  茅台镇周围的高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而茅台镇的海拔在4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8.5℃,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雨量1088mm左右,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形成了无严冬气候暖和的特点,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此自然环境酿造的天然屏障。

  3.独特的微生态环境

  茅台镇近两千年的酿酒活动驯化和自然筛选了一个特殊的微生物群系,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微生态环境,对茅台酒独特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特殊地理地貌和优质水源

  茅台镇的地质地貌结构主要是侏罗、白垩系色砂页岩砾岩。这些土层酸碱适度,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地面水和下水通过两岸红岩土层流入赤水河,形成了酿造茅台酒的宝贵水源,水好、酸碱适度、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二、贵州茅台酒的酿造工艺

  1.独特而复杂的传统工艺

  茅台酒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制曲、制酒、贮存、勾兑和包装五个过程。一瓶普通茅台酒从投料至产品出厂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的锤炼,至少需要5年时间。

本文图源:贵州茅台官方商城

  2.高温制曲

  坚持传统人工制曲,踩制成中间高、四边低、松紧适宜的龟背型”曲坯,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后期发酵。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在60℃以上,达到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的目的,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细菌为主的特殊微生物体系。

  3.高温堆积

  堆积发酵是茅台酒香气香味物质形成非常重要的过程。酒醅经摊晾充分网罗环境中微生物后再经高温堆积发酵(温度达到50℃以上)对微生物进行富集筛选,形成产香、产酒的独特微生物体系。

  4.高温馏酒

  茅台酒的馏酒温度高达40℃,有利于低沸点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和高沸点物质的有效提取,形成茅台酒低沸点物质较少、高沸点物质较多的特殊成分体系。

  5.长期贮存

  茅台酒基酒贮存3年以上,采用陶坛作为贮存器具,在贮存过程中酒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使酒体更为醇厚丰满,回味更加悠长。

  6.精心勾兑

  茅台酒勾兑工艺是白酒勾调技术与艺术的结晶。通过合理配比100多个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基酒,形成茅台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典型风格。

  【

标签:    贵州茅台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