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长春伪满皇宫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展

2019-04-01
阅读 539

  2019长春伪满皇宫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展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1日―6月10日

  展览地点: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厢房

  展览门票:见

  3月21日,伪满皇宫博物院与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联合推出的“技夺天工 艺韵流芳――联合国首批急需保护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展”在伪满皇宫博物院正式展出。

  黎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从远古以来,黎族先民就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据2017年统计,黎族人口共有150.2万人,主要聚居在海南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黎族人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丰饶的物产,创造了璀璨而独特的民族文化。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历史悠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棉纺织染绣技艺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先民就懂得使用植物纤维、棉花等织造衣被。西汉时期,黎族人民织造的精美的“广幅布”被中央王朝定为“岁贡”珍品。三国时期已掌握染色技艺而织出斑斓艳丽的“五色斑布”。唐代产的“斑布”被中央王朝定为贡品。宋代的手工纺织品以制作精良、细密莹白、色彩鲜美、图案新颖、品类繁多而闻名于世。在宋元之际,黎族手工纺织技艺已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元代纺织家黄道婆到海南岛学习黎族传统纺织技艺后传播到全国。明代黎族和汉族纺织技术互相交流而创造出“拆取色丝和吉贝织花”的新技术。清代黎锦被誉为“机杼精工,百卉千华”而名扬天下。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黎族的纺染织绣技艺正以其民族性而具有世界性。

  此次展览从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精心挑选了100余件珍贵文物,展览分“纺织技艺”、“多彩黎锦”、“传承与弘扬”三个部分全面展示了黎族独特的民族风情。该展览是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在中国北方地区的首次公开展出,对于观众多角度饱赏海南黎族文化生活与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可谓空前绝后的难得机遇。对于推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华南北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让文物活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本展览持续至2019年6月10日,伪满皇宫博物院欢迎广大民族文化爱好者和各界人士参观交流。

  关注长春(ID:cchunbdb)微信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