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动物馆参观攻略【门票+地址+开放时间】

2019-09-06
阅读 24

  中国古动物馆参观攻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6:30,16:0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周末及节假日不接待团体预约(工作日预约请提前三天)。

  讲解时间: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的10:00―11:00,14:00―15:00为统一讲解时间,其他时间欢迎随时提问。

  门票:成人20元;1.2米以上儿童、学生、老人、军人10元;残疾人、1.2米以下儿童免票、3D电影(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播放)每人10元。“小达尔文俱乐部”成员在会员有效期内参观可免门票,陪同的1名家长也免门票。

  中国古动物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是该所1994年创建的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中央机关思想教育基地。

  主要场馆和展陈内容

  第一层的古鱼形动物和古两栖动物展厅展示了各种无颌类、有颌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化石标本,其中包括馆藏珍品,非洲科摩罗政府赠送的被称为“活化石”的拉蒂迈鱼标本;在一层中央的“恐龙展池”,展出了几种中国有代表性的恐龙的巨大骨架,其中包括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马门溪龙,还有头上长着骨棒的棘鼻青岛龙;龙池还展出了加拿大皇家特雷尔古生物博物馆赠送的霸王龙完整骨架;一层西侧的热河生物群专题展区展示了这个生活在1亿多年前的生机勃勃的古老生物群,其中包括长有四个翅膀的恐龙――顾氏小盗龙等精美展品。这种带羽毛的恐龙也被写入了我国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课文题目就是《飞上蓝天的恐龙》。

  一层恐龙展池

  二层还展示了其他很多珍贵标本,如揭示乌龟甲壳起源的乌龟――半甲齿龟,以及世界第一只长有角质喙的古鸟――孔子鸟,其化石上的羽毛印痕清晰可见。马门溪龙大腿骨

  第三层的古哺乳动物展厅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古哺乳动物标本及骨架,包括被写入我国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本的威严耸立的黄河象(学名:师氏剑齿象)的巨型骨架,它生活在200万年前,身高有3.81米,是当时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之一;还有熊猫的始祖――禄丰始猫熊、相貌凶恶却食草的尤因塔兽、长着匕首状利齿的美洲剑齿虎、世界最原始的披毛犀――西藏披毛犀、世界最大的马――埃氏马,以及与“北京人”生活在同时代的大角鹿和少见的鬣狗粪便化石等。

  埃氏马、鬣狗粪便化石

  古脊椎动物馆的每层都各有一副数十米长的巨型油画依墙展开,分别绘制了“古生代的海洋与陆地”、“中生代的恐龙世界”、“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家园”等三个主题,全面展示了自寒武纪以来产自中国各个地质时代的古脊椎动物群落独有的生态面貌。这样的巨幅、全景、全时代的远古生态复原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都非常罕见,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美范例。

  中生代的恐龙世界

  中国古动物馆的树华古人类馆于1999年建成开馆,通过展出各个时代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标本及模型,系统普及了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科学知识。展品包括举世瞩目的“北京人”头盖骨神秘丢失之前制作的最早期模型,以及国外赠送的各种珍贵的古人类化石标本和模型等。石器展区则展示了中国古人类制作的各类石器、骨器等工具和装饰物,生动展现了史前人类文化和行为演化的特点。

  重点展品介绍

  中国古动物馆依托研究所近百年收藏的20余万件标本,从中精选有代表性的藏品700余件。馆中陈列着自5亿年前的寒武纪至距今1万年前史前时代的地层中产出的各门类化石标本和石器标本,包括无颌类、有颌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及石器等,全面展示了生命演化的宏伟历程。

  1、海口鱼

  海口鱼:世界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

  海口鱼属于无颌类,头部前端两侧有一对外露的眼睛,具有6-9 个鳃裂。其身体中已经出现了原始的脊椎,代表世界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由中国科学家在云南帽天山 5 亿 2千万年前的寒武纪早期的地层中发现。该地同时代的地层里还发现了 200 多种海洋生物的化石,涵盖了 10多个主要生物门类,被统称为“澄江生物群”。这个生物群被认为是“寒武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