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亮点展品有哪些?

2019-12-18
阅读 63

  国家博物馆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9/12/25 - 2021/1/3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1展厅

  国家博物馆预约:点击进入

  展览亮点展品有哪些?

  1、漩涡纹四系彩陶罐:

  马家窑早期的漩涡纹四系彩陶罐形体高大,用流畅的线条、饱满的构图再现了黄河河水波浪起伏、涡流翻卷的壮丽画面,也表达了先民对母亲河深深的眷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2、垂弧锯齿纹彩陶瓮:

  半山时代的垂弧锯齿纹彩陶瓮以黑红双彩左右连缀、层层扩展,在陶瓮上摹绘了一朵盛开的花朵,也象征着甘肃彩陶艺术鼎盛时代的绚丽与壮美。(甘肃省博物馆藏)

  3、猪面纹细颈壶:

  这件细颈壶的肩腹部,以二方连续方式绘出了四只猪面,每只猪与旁边的一只共同拥有一对眼睛,形象生动,构思巧妙。家猪是先民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也是原始农业开始繁荣的证明。(甘肃省博物馆藏)

  4、鲵鱼纹瓶:

  鲵鱼纹头部为人脸形象,双目原睁,张口露齿,身体弯曲扭转,遍布鳞片状的网格纹,两侧饰爪形纹。形象写实生动,具有鲵鱼、人、蛇三者组合的特征,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人首蛇身的伏羲形象。(甘肃省博物馆藏)

  5、变体神人纹壶:

  神人之间漂浮着很多气泡一样的东西,神人的头部表现也是这种气泡。如果联系到蛙类的生活习性,很容易联想到这是蛙卵。和其他的神人纹相比,这里的神人四肢短小,也很像是婴儿。因此这个陶壶图案所展示的内容或许与人类的生殖崇拜活动有关。(临夏州博物馆)

  6、变体鱼纹盆:

  鱼纹是仰韶文化早期最常见的标志性图案,仰韶中期逐渐消失。鱼纹大多画在盆形器一周,约2至3条,首尾相接。最初的鱼纹写实性较强,后来从头部开始简化,进而鱼鳍合并,最终成为一种十分固定的程式化图案,表现为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规律。(甘肃省博物馆藏)

  

标签:    艺术    博物馆    文化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