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献血相关知识【血液保存+成分输血】

2020-03-18
阅读 68

血液保存与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体现临床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分输血的主要体现是一血多用,血源节约,疗效好、更安全。血液在贮存过程中存在自然损伤,各种血液成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故对血液保存的了解,认真领会和执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到科学合理输用成分血液,确保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常用的血液保存液

  ㈠ACD全血保存液

  1、主要成分:枸橼酸、枸橼酸盐、葡萄糖。

  2、保存原理:以葡萄糖作为细胞代谢的必须营养物,枸橼酸作为酸化剂,稳定PH环境,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的相互配合下形成的保存液。

  3、保存期:21天。

  ㈡CPDA全血保存液

  1、主要成分:枸橼酸、枸橼酸盐、葡萄糖、磷酸二氢钠。

  2、保存原理:基本原理与ACD同,但增加了磷酸二氢钠和腺嘌呤后,降低了细胞的膨胀,延长了细胞的寿命。

  3、保存期:35天。

  贮存在CPD和CPDA保存液中血液的生化变化(供参考)

  血液保存期的变化:

  (1)红细胞的变化:红细胞的氧和性增加,活力降低,双面凹形变成球形,其脆性也增加,易发生溶血,是保存过程中细胞内Ca+↑、K+、Na↑,造成细胞膜磷脂结构的完整性破坏和细胞内水增多所致。

  (2)白细胞的变化:白细胞的保存寿命为5天,有治疗作用的中性粒细胞保存8h后已失去活性,其中以多核白细胞死亡最快,其次为淋巴细胞,最后为单核细胞。

  (3)血小板的变化:24小时后,血小板减少和丧失全部活性的50%,48小时后则更显著,3~4天后血小板活性已基本全部丧失,5天后形态全部破坏。

  (4)凝血因子的变化:不稳定的第Ⅷ因子在24小时后其活性下降50%,而第Ⅴ因子保存3~5天后损失50%以上。

  (5)血浆中Hb和钾的变化:血浆中的游离Hb和钾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的不断破坏而增加。

  (6)PH的变化:随着保存期的延长,PH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产生乳酸所致。

  (7)全血保存过程中较稳定的是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免疫球蛋白,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其它余下的成分已基本无临床作用。因为无论何种血液保存液,都是针对红细胞的保存设计的,事实说明,全血不全,试图通过输注全血来提升白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是徒劳的。相反,全血中有“剩余”的枸橼酸钠和血液保存中产生的乳酸、氨、钾、细胞破损产物等,增加了病人的输血反应机会和代谢负担,是得不偿失的。

  (三)红细胞添加剂(ACD/MAP)

  1、主要成分:NaCl、NaH2PO4、葡萄糖、枸橼酸、枸橼酸盐、甘露醇、腺嘌呤。

  2、保存原理:与CPDA原理基本相同,增加了甘露醇和NaCl的成分,增强了保护细胞膜结构的作用,使红细胞的保存更理想。

  3、保存期:35天。

  二、现阶段血站供应的主要血液品种

  血站向临床供应的血液品种,是随着国家采供血事业和临床输血技术的发展而增加的。近两年来,血站为了配合医院临床输血的需要,开发了冰冻红细胞、冰冻血小板血液品种供应临床,解决了应急输注Rh阴性稀有血液和血小板的问题,受到医院好评。常见有如下十种血液品种。

  血液供应的主要品种情况表:

  三、成分输血

  ㈠成分输血的意义

  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制备成各种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便于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理情况,缺什么血液成分就输注什么血液成分的输血方法。临床医师能根据患者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输注血液成分,达到最有效的输血治疗目的,是体现其掌握和运用现代输血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㈡成分输血的优点

  1、有效地提高疗效。成分输血具有浓度高、纯度高、容量小的特点,很容易达到一个有效的治疗血量。如单(机)采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每袋容量约150~250ml,所含血小板数2.5~3×1011,相当于2000~3000ml全血的血小板数。

  2、减少输血反应。成分输血由于纯度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其它血液成分输入,有效减少由输血导致的免疫性输血反应。血液中的多种成分是免疫活性物质,如免疫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这些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和免疫应答部位。可以说,输血实质上是一个同种异体移植的过程,属于组织与器官移植的范畴,其所出现的过程

标签:    献血    输血反应    红细胞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