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普通高中线上教学的十条建议

2020-02-25
阅读 7

  全省各普通高中应对疫情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已有一个多星期,省教研室在了解各地开展线上教学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学段的实际情况,向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提出继续开展普通高中线上教学的十条建议。

  问题1:如何结合当前抗疫形势,促进高中育人方式转变?

  线上教学既是当前抗疫形势下我省教育系统的积极应对之举,也是实现普通高中育人和教学方式转型的重要契机。各普通高中要结合线上教学的实践,坚持五育并举,大力鼓励学生主动阅读、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特别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当下新冠肺炎的发展态势,关注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击新冠肺炎取得的初步成果,学习广大医务人员和抗疫志愿者们英勇无畏、热血逆行的先进事迹,认真思考新时代每个人与社会、环境、政府乃至世界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学科教学活动组织中,教师要逐渐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全面阅读、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掌握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之中。

  以思想政治课为例,一方面可通过专题教学、学科渗透等多种形式,探究本次疫情爆发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哲学层面来思考人与自然、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总结梳理疫情防控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措施和行动,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剖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和认同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和意义,体悟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层意蕴和时代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尊严、人生的价值,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可布置专题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搜集和整理疫情相关材料(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等),既要读课本,更要读社会;可设计开放性作业,如为社区撰写宣传标语、撰写倡议书、小论文等,并在线上进行交流展示,通过网络进行推送;可安排教师、邀请专家和家长乃至学生等开设网上抗疫讲座、分享抗疫故事,并让学生撰写听后感,等等。

  问题2:线上教学是否需要按平时上课一样排课?每天安排几节课为宜?

  受时空、网络、近视防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线上教学不应该把每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硬件准备、切换以及知识梳理、思考和活动的时间。根据前期各校的线上教学实际,我们认为,每天最多安排6节课,每节课40分钟左右。并且高一、高二与高三应有所区分,高一与高二的实际线上授课时间以30分钟为宜,留下10分钟作为教学内容的整理。两节课之间应安排20分钟的休息与调整时间。上下午各安排一次眼保健操。

  以生物学科为例,目前省内许多学校根据当前形势,前置了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基因测序、微生物污染、传染性疾病与免疫等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与情感。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掌握必要的防疫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学校教师还可积极尝试果酒与果醋的制作、馒头的制作、微生物与发酵等实践活动,给学生的宅家生活增添乐趣和成果体验。

  问题3:除了文化科目以外,要不要安排其他学科教学活动?

  学校在安排线上教学活动时,必须适当适时安排音体美和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活动。这样做一方面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避免线上活动时间过长而对身体特别是视力造成的损害。

  例如,可以发挥艺术陶冶性情、调节身心、丰富精神生活等功能,通过开展主题创作、写生、绘本创作动漫、书法、手工制作,以及向学生推荐经典音乐作品,指导学生与父母一起聆听、欣赏等活动,让学生在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体验艺术之美、生活之美。

  居家运动的时间不宜和线下体育课同时间段,建议利用课间时间适当活动10-20分钟,傍晚时安排整段时间40-60分钟。内容最好是:

  (1)强化拉伸类(尤其是头肩颈、腰背臀等)学练指导;

  (2)强化力量、心肺耐力的组合性学练指导,并辅以系统性的健身知识;

  (3)给予周期性锻炼计划的示例,指导学生因人而异开展运动;

  (4)鼓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选音乐、自编(创)动作进行组合和间歇性锻炼;

  (5)推荐锻炼软件和高质量健身视频供学生选择。

  问题4:学校教师全员上课,还是备课组(团队)分工合作?

  为了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吸引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线上学习之中,我们建议,学校各学科组推选既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好线上教学技能的老师轮流担任线上任科教师,同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则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资源的组织、作业的设计和批阅、教学过程同步听课及答疑等等。这样做,既能体现学科团队的优势,又能最大程度地提

标签:    普通高中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