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实施细则【试行】

2020-03-03
阅读 19

  泰安市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实施细则(试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通知》(泰政办字〔2019〕59号)精神,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深入开展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提高职工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培训目的和任务

  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评价、激励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开展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积蓄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力争2021年底前,企业对新录用人员培训达到100%;在岗职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80%以上;困难企业职工转岗转业培训基本实现人员全覆盖;高危行业企业在岗和新招录从业人员100%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

  二、培训实施主体和形式

  (一)企业兴办的培训机构。企业兴办具有办学资质培训机构的,可自行组织本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也可以在办学许可范围内承接其他企业的职工技能提升培训。

  (二)企业职工培训中心。企业未兴办有办学资质培训机构,但建有具备培训条件的职工培训中心的,可经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专家评估备案后,承担本企业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也可以承接本市同行业中小微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泰安市企业职工培训中心评估备案办法(试行)》见附件1,经评估备案的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名单在全市公布。

  (三)社会培训机构。具备资质的各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公办或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可在批准的办学许可范围内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接受企业的委托,承接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

  企业可根据自身生产实际,采取适当的方式开展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开展合作,联合对职工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围绕各级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在线学习等活动开展专项培训。在确保培训真实性和培训质量的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探索“互联网+”线上培训新模式,鼓励支持企业职工参加泰安人社“双创”服务平台----泰山“集结号”微信公众号线上培训。

  三、培训重点和内容

  (一)企业在职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鼓励和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组织现有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金蓝领”或“新技师”等高技能人才项目培训。

  (二)困难企业职工转岗转业培训。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通过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稳定职工队伍,稳定就业局势。生产经营出现较严重亏损的、连续3个月不能正常发放工资的或有20%以上职工处于待岗状态的,可认定为困难企业。

  (三)高危行业企业职工安全技能培训。对能源、化工、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各类特种作业人员普遍开展安全技能培训。

  (四)重点产业企业需求项目培训。重点针对全市“十强产业”和 “双50强企业”紧缺急需工种开展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结合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急需专业(工种)需求情况,开展项目制培训。

  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和不同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自主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一是公共基础知识培训。主要是加强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求职能力等综合性培训,将爱国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列为基础知识,将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环保、工伤预防、职业卫生、就业指导等内容贯穿培训全过程。二是岗位技能实训。主要是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不同群体培训需求,开展岗位所需基础技术理论、生产工艺和实际操作技术、安全生产等内容的培训,围绕全市“十强产业”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开展新职业新技能培训。

  四、培训考核评价

  (一)职工参加培训的职业(工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和我省公布的专项职业能力目录内的,由具备资质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评价)机构考核评价,考核合格的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二)职工参加培训的职业(工种)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录内的,由已在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自主评价企业组织考核评价,考核合格的由企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职工参加培训的职业(工种)不在以上范围内的,由培训实施主体、职工所在企业共同组织考核评价,考核合格的由培训实施主体、职工所在企业联合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由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参照附件2规定的式样统一印制,并按照全市统一的编码规则编制证书号码。

  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职工技能提升与工资增长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吸纳高技能领军人才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调动和激发职工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积极性。

标签:    提升技能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