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武汉小学学籍怎么建立

2019-04-26
阅读 23

  2019小学学籍相关问题解答

一、小学学籍怎么建立?

  1、新一年级的适龄儿童在当年9月实际到校报到后,被纳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由学校做好学籍转接和管理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

  2、学籍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实行秋季入学集中注册制度。因此不管读的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是在小区附近的幼儿园、或者其他区和城市读的幼儿园,都不会对上小学产生影响。

  3、读民办学校也有学籍。学籍管理规定适用于我市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因此,就读民办学校也有学籍,与就读公办学校一样纳入管理。

  二、学籍号是什么样的?

  G字打头的学籍号一人一号,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另外,还有J字头的和L字头的。

  1、G字头:将未分配正式学籍号的学生数据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进行比对,通过后分配“G”字头正式学籍号,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后,通过学籍系统下发。

  “G”字头正式学籍号通过了全国查重、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比对等一系列程序的严格检验,是学生身份的权威标识。原则上不允许除“G”字头正式学籍号,如涉及问题学籍确需删除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佐证材料报教育部处理。

  2、J字头:对于没有提供身份证号但查重没有问题的学生,分配“J”字头正式学籍号。探索允许“J”字头学籍号,在学生补充身份证相关信息并通过查重认证之后,变更为“G”字头学籍号,但保存历史信息。

  3、L字头:临时学籍号以“L”开头,是每个学生获得正式学籍号之前的必经阶段,是学生获得正式学籍号前办理各项业务的依据。各地各校在办理有关业务时要对持有临时学籍号的学生一视同仁,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学籍有什么作用

  1、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

  2.学籍的主要功能是记录。

  3.不得将学籍作为入学和转学条件。

  4.学籍是学生入学的结果,不是前提条件。

  5.转接学籍或新建学籍是招生入学的后置程序,不应将学生之前有无学籍或学籍是否已转至接收地作为确定入学资格的必要条件。

  6.原来已建学籍的,应通过学籍系统为其转接学籍;原来没建学籍的,应通过查重程序后为其新建学籍。

  7.学籍系统或数据传输出现故障等特殊情况时,可根据家长要求先通过线下流程办理转学,线下流程完成后,学生即视为在校生,之后再通过学籍系统完成电子学籍档案转接,实现“人籍一致”,最终审核以学籍系统的信息为准。

  四、学籍档案

  1、学籍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管理,纸质档案由学校学籍管理员负责管理。

  2、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修改学生基础信息的,凭《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证明文件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或户籍部门其他证明的复印件,由学校审核变更学籍信息,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准。

  五、“新一年级看户籍、新初一看学籍”正确吗?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划片对口、免试就近”是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主要方式。通过户籍或学籍入学,主要指的是“对口入学”的途径,也可以择校,或就读民办学校(外校和民办学校不算择校)。

  新一年级对口入学的条件为“人户合一”(或称“房户合一”)。新初一入学则是“学籍优先,户口其次”。其共有三种对口方式:

  第一种:学籍对口

  就是指不管户籍在哪里还是住在哪个区,只要你在这个学校读书,都可以进这个小学所对口的的中学。(大多数人都是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