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闭园一天!

2020-05-21
阅读 662

闭园公告

  尊敬的各位访客:

  因园内基础设施养护的需要,公园将于2020年4月27日闭园一天,4月28日起正常开园,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各位访客对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大力支持!

  咨询电话:0571-85855300

  游玩攻略:

  开放时间:9:00-17:00,每天16:00停止入园

  开放区域:目前除良渚文明探索营地外,园内其他场馆已开始正常开放。

  景区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街道境内,极小部分位于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乡

  预约名额:每日3000个名额

  公园简介: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则是体验和感悟“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场所。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地处杭州西北部,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104国道北侧,距杭州市区约30公里,距杭州萧山机场约60公里。公园规划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分城址区、瑶山遗址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谷口高坝区4个片区。

  根据遗产价值阐释和访客基本服务需要,主要设置了城门与城墙、考古体验、河道与作坊、雉山观景台、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西城墙遗址、凤山研学基地、大观山休憩区和鹿苑等十大片区。

  打卡攻略:

  第1站 良渚古城内城陆城门

  良渚古城营建于沼泽湿地之上,河网密布,水系发达,似一座水城。而这里的陆城门,也是城址区目前发现的8座水城门、1座陆城门中的唯一一处陆路交通通道。三座隆起的高台,呈“品”字形结构,连续的城墙分为四个门道,宽度达150米。可以想象当年它的气派与巍峨。穿过宽大的门道,即可进入内城区域。

  第2站 良渚古城内城水城门

  水城门分布于城墙四面,每面城墙各有两座,城内、外河道经水门相接,构成了内外水网与水路交通体系。水城门一般宽30-60米,水城门两侧,矗立的仿木柱子,就是公园对水城门位置和宽度的展示。

  第3站 南城墙发掘点

  良渚古城城墙发现于2007年,城墙利用了自然地势,底部铺垫20-40厘米厚的石块,上部由取自山上的黄色黏土分层堆筑,全长6公里,宽度在40-60米之间,保存较好的地段,高约4米,不仅可以加固基础,还可以防止地下水对墙体的侵蚀。墙体上有土色明显的分垄现象,说明城墙堆土来自不同的地方。这种用石块铺垫,用黄色黏土堆筑城墙的方法,目前在世界同时代遗址中属首见。

  第4站 湿地营城展示馆

  考古研究表明,良渚古城内外古河道总长度约31公里,在古城外围兴建大型水利系统,在城内外有多条人工挖掘的河道,形成了复杂的水上交通网。良渚先民创造性地使用了垫石、堆筑、草裹泥以及护岸木桩等工艺营建古城,反映了人们在湿地环境中城市和建筑的特色。

  第5站 水城中的生活与劳作

  考古发掘研究证明,良渚古城内,20处人工堆筑的台地,是手工业作坊区,表明这里曾经居住着从事手工业的生产工匠。此外,古城内还曾发现过大量动植物遗存,考古研究显示,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们的饮食方式,与现今江南水乡的习惯非常接近。游客也可在此体验一把五千年前的工匠手艺活儿。

  第6站 雉山观景台

  雉山是自然山体,海拔30余米,位于良渚古城东北角,是城墙墙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东城墙与北城墙。与雉山对应的是凤山,位于城墙西南角,和雉山一起构成了古城的两个制高点。两座自然山体与人工堆筑的城墙有机地融为一体,显示出良渚先民卓越的城市规划能力。

  第7站 宫殿区

  穿过雉山观景台,在东城墙与北城墙之间溜一圈,到莫角山下车点步行。这里是公园内金牌打卡点之一。五千年前,宫殿区就在此。

  莫角山台地位于古城中心,这座高台高10余米,东西长约630米,南北宽约450米,面积约为0.3平方公里,土方量高达228万立方米,高台土层之间没有间歇现象,表明此处应是短时间内堆建而成。

  同时,在高台顶上还有三个土堆,它们分别是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乌龟山。三个土台中间,是7万平方米的沙土广场。站在莫角山台地上,环顾四周一览无遗,有一种“王城尽在掌握的感觉”。

  第8站 大木作雕塑

  在莫角山宫殿区东侧的钟家港古河道内,发现了10余个长度

标签:    文物    考古    良渚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